前言 由于唐朝时期中央政府对于官营以及私营手工业生产部门,在管理以及相关的制造体系上都给予了比较高的重视,特别是官营手工业所受到的封建政府的各方面支持更为稳定。 因此有唐一代在手工业生产基础、资源利用、手工业制造品质量以及数量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手工业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从侧面也能够反映出一个王朝的国家实力的强弱,由此可见随着唐朝国力的强盛,关乎社会生活的基础产业部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唐朝时期能够取得最大手工业制造成就的还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他们拥有着丰富的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等,一切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条件,因此也代表着唐朝手工业生产基础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 不过私营手工业生产作坊虽然规模较小,但是由于都是一般的社会中层人物进行组织、创办,他们能够接触唐朝的基层社会的机会更多,因此在制造的灵感以及群众基础上,私营手工业也有一定优势。 《旧唐书》载:監一人,從三品;少監二人,從四品下。掌土木工匠之政,總左校、右校、中校、甄官等署,百工等監。大明、興慶等謂之內作;郊廟、城門謂之外作。 唐朝手工业的整体分布 唐朝时期整体上的手工业制造主要分为纺织业、冶矿业、铸钱业和造船业,笔者之所以列举出这几种生产行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是与唐朝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当时这不仅仅局限于上层社会,而是涵盖了整个社会阶层。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行业虽然基本上都属于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传统产业,但是唐朝取得了与之前朝代更为先进的技术成果,以及质量上乘的手工业品。 像与社会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盐、酒等这些基础行业,虽然也是唐朝中央政府非常重视的产业,但是在生产技术等核心制造方面与之前的朝代并没有取得多么明显的进步,因此不在笔者的介绍范围之内。 唐朝的纺织技术,特别是丝织业以及相应的染色技术都是超越了前代的生产成果,在冶矿业方面,唐朝在管理程序上做出了许多创新。 唐朝纺织业技术水平的进步 纺织业作为中国封建历史时期起步非常之早的传统手工业产业门类,得益于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加持,使其能够随时获得丰富的原材料,并且也能够由中央政府选拔大量的有独特或者优良纺织业生产技术的工匠。 与此同时,在民间社会当中,纺织业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产业,也经常会有大量的农闲之人参与进来,成为了私营纺织业作坊。 唐朝时期由于南北自然环境和气候之间的差异,因此在纺织业方面各有侧重,比如北方地区在纺织业生产方面主要以绢、帛为主,而南方地区则更加擅长布的生产和制造,但是这种情况也只是停留在唐朝的前期阶段。 随着纺织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对于原材料制造技术和培养技术的成熟,南北地区的纺织业差异逐渐开始缩小了。 南方丝织业快速发展,有赶超北方之势 北方地区的绢、帛纺织业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继续保持着全国的纺织业生产中心的地位,尤其是宋州和亳州都是当时唐朝非常著名的绢、帛等手工业品的制造中心。 不过南方地区的丝织业逐渐开始加快了发展速度,甚至大有赶超北方纺织业地位的趋势。特别是江南地区,得益于天然优良的自然条件,养蚕业在江南广泛普及,由此促成了江南丝织业中心的地位。 《全唐文》载:天子幸五岳,从官千乘万骑,不食于民。老人岁时伏腊,得归休,行都市间,见有卖白衫白叠布。行邻北间,有人病,法用皂布一尺,竟以罗代之。 江南地区生产的额丝织品,质地柔软光滑,非常符合唐朝贵族人群的使用需要,因此唐朝官方将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定为了贡品,也就是说只有地位不一般的人,才能够享用这种非常昂贵的丝织品。 在纺织业中的花纹以及刻画上,唐朝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各种花纹、样式的丝织品充斥了整个市场,上面镌刻的动物也是越来越复杂,比如麒麟、凤凰、仙鹤等等都是当时备受追捧的。 技术精进,美观同行 在纺织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唐朝为了更加注重纺织手工业品的美观,特别是讲究对其进行颜色方面的渲染。 因此,有唐一代的纺织品的颜色非常艳丽,这得益于唐朝染色技术的提高。唐朝时期所流行的为纺织品上色的主要工艺技术为绞缬、夹缬和蜡缬三种染色方法。 这三种纺织染色方法虽然在唐朝之前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并没有得到充分推广,也就是说之前的这三种染色技术,只是停留在局部纺织业作坊中使用,很可能是只在官营的纺织业作坊中才会运用。 而到了唐朝时期,这种复杂的染色技术在不断被官方简化的同时,还能够流传到私营手工业生产作坊使用,由此使得唐朝时期纺织业的整体染色技术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49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