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从大同市南关南街自己家那个小院子搬到马王庙街原来城区十一小的院子后,地势大了,车间也多了,李安民的心也敞亮了许多。在常人耳朵里铜器厂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尖利刺耳,但在李安民的耳朵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竟是那样的亲切和谐,像一曲曲优美的交响乐章,不时回荡在李安民的脑海里,让他的思想不断地驰骋在铜器传承、改革、创新浩瀚空间。年近耄耋的李安民正用自己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他所要成就的东西,改造铜器发展铜器,让光阴游走在自己的手下,雕琢出岁月的款款深情,他付出的是比别人更多的真诚,更多的勇敢,更多的坚忍,这一份坚守不仅仅是他做人的艺术,更是他专注于做人修心。沸腾渐息“霜冻”难掩大同古城善化寺西侧仿古商业街的一间店铺内,琳琅满目的铜制品吸引了众多游客。79岁的李安民静静地坐在店内一隅,在铜金属特有的光泽映衬下,这位守护大同铜艺的老人,似乎仍在思忖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大同铜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如今,铜火锅作为国礼的故事仍在传说,可大同铜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20世纪90年代,因宣传力度不够,大同市金属工艺厂在产品畅销时,没有通过媒体扩大产品的影响而导致销售后劲不足。除此之外,缺乏先进工艺,在不锈钢产品价廉物美的冲击下,铜制产品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处于劣势。随着原材料价格的猛涨和工艺传承的断链,以铜火锅为代表的大同铜器开始衰败,铜器的主要生产厂家——大同金属工艺厂也随之倒闭。到年停产时,下岗的余名企业职工中,有的在集贸市场卖衣服,有的在摆地摊卖菜……铜器加工是大同的传统产业,一旦失传恐不能复生。老铜匠们的困惑,折射出大同铜器制造业的囧境。工艺人在思考,出路何在?大同铜器用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兴衰,等待它的无非是两种结局:要么永远消失,要么乘愿再兴。幸运的是,因为一些工艺人的坚守,大同铜器生机再现。不忘初心倾情坚守李安民曾任大同市金属工艺厂厂长,一级工艺师,大同铜器的领军人物。年,他从金属工艺厂退休,3年后,工艺厂倒闭。“厂子倒了,但手艺不能丢。”眼看曾怀揣技艺的工人们消失在各种行业里,李安民急了,他联合了几名老匠人,自筹资金8万元,在自家小院里搭灶起火,开起铜匠铺,起名为大同天艺昌工艺品厂。就这样,李安民带领着一班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个炉子、五六个人,焊接、弯曲、穿孔、锻打、錾刻、退火、磨砺。他们用双手延续着大同铜工艺的香火,用他们的信念,坚守着这份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天道酬勤,李安民的坚守换来了大同铜器的重生。9年6月,大同铜器制作技艺被列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在李安民的努力下,天艺昌工艺品厂终于有了个像样的工作场地,结束了大同铜艺的“铜匠铺岁月”;年,大同天艺昌工艺品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年11月大同铜器制作技艺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铜火锅、御锅、文房四宝、生活用品……为扩大宣传,75岁高龄的李安民经常带着上百件铜器工艺制品往返于各地文化博览展销会,件件都是大师级的作品,他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大同铜器,也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它。每次在展销会现场,雕錾着诗句书画的铜墨盒、蛟龙缠身的酒具、古色古香的宫廷餐具、刻花印景的烟炊茶简,尤其是蜚声中外的大同铜火锅系列,总能让前去参观的人们一饱眼福。匠心承继创新为续虽说大同铜工艺近年有所发展,可依然不十分尽如人意。大同铜器发展近40年来,在规模上,应该有相应的产业园区或是铜器一条街,但很遗憾,一直没能发展成形。工艺上,尚没有越出旧时套路,造型花样、功能技术方面都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创新。人才上,目前在整个大同城内,掌握铜艺的匠人不过数十人,愿意投身传统工艺的年轻人少之又少,铜工艺已濒临失传。无论铜匠传承人还是铜器工艺,受表彰赞许是常有的事,但年轻的传承人太少一直是李安民老人最忧心的事。未来几年,他准备去一些条件较为落后的贫困地区招收传承弟子,计划在3年内培养上百个制作铜器的传承人,进一步扩大大同天艺昌工艺品厂的发展规模。坚守不易,创新更为不易。年近八旬的李安民不服老、不服输,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年,火火的大同古都灯会上,巨型铜火锅王府升锅宴吸引了大同市民的眼球。王府铜火锅高5.17米,直径3.57米,一次可加工近一吨食材,可供千人用餐。这口火锅成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这口巨型火锅就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安民率数十位大同铜器匠人,历时两个多月一锤一錾纯手工打造而成,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大同铜器的非凡魅力。而千人同吃、万民齐观的震撼场面,成为古都灯会最为难忘的记忆。年,为进一步展示大同特有的文化年俗,除“王府升锅宴”外,李安民联合相关单位又推出了另一极具文化魅力的“王府龙凤锅”特色削面,让各地游客更加尽情地从舌尖上感受大同的美食和铜意风情。“若能在后续传承中加紧创新研发的步伐,坚守手艺人的匠心、良心,未来的铜器工艺定会有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年事已高的李安民老人讲起自己用毕生精力守护传承下来的制铜手艺,满面容光,精神矍铄的样子一点不减当年的风采,而铜器制作技艺也正是因着这样一些德艺双修的手艺人的坚持而得以不断承传并发扬光大。来源《中国经贸》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61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