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 http://www.pfzhiliao.com/ 百年流传的传统民间工艺常被称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符号。但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些民间工艺在慢慢消失,在您的童年,这些民间工艺您还有印象吗? 制作杆秤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制作杆秤需要选料、刨杆、包铜皮、安提钮、校秤、刻度、钻秤花、钉秤星、打磨、上色等工序,需要1天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泥塑 俗称“彩塑”,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 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 锔瓷 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锔瓷第一步就是找碴,对缝,定位点记,确定锔钉数量和位置。然后用金刚钻打孔,锔钉,锔钉分为金钉、铜钉、花钉,锔钉的大小,得根据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损程度来计算。 最后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完整的锔瓷就完成了 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吹糖技术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传到现在据说有多年的历史了。 从事这行手艺的人叫吹糖人,遍及全国各地,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调入红、蓝、黑等色素,根据需要可以调出数十种不同的颜色。 然后吹糖人吹、拉、搓、扯、捏、压、剪,五颜六色的糖料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箍桶 箍桶指用箍将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为所需形状和确保接缝严实。那些老匠人们会样把一块块毫不相连的木头,箍在一起,成个桶状。 古时候,人们洗脸、洗澡都钟爱木桶,木桶凭借着自身坚固耐用、工艺精制、物美价廉的特点,成为寻常百姓家中必备的家居用品。 完整的箍桶制作遵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步骤流程,共有四十多道工序。制作茶盘这样的小件,一般的箍桶匠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而脚桶、浴桶这样的大件,需要更久。 桶箍也分成三六九等,最好的是铜箍,铁箍次之,最差的要算竹箍。过去由于塑料工业不发达,老百姓家中用品都是依靠木匠来做。 在八十年代以前,经常看到挑着一个担子,嘴里不停地吆喝着“箍桶噢”、“箍桶噢”的木匠走村串巷,为百姓们制作修理各式各样的木桶制品。 虎头鞋 虎头鞋是是一种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北方地区也称为猫头鞋。 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孩子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在小儿满周岁或生日时穿新做的虎头鞋,民间认为,这样可为小孩壮胆、避邪。也有祝愿小孩长命百岁之意。 在20世纪中期,说起虎头鞋可谓无人不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是每家小孩的必备品的虎头鞋却渐渐被大众遗忘。 纳鞋底 把一层一层的布,紧紧的缝在一起,穿上去,很厚实,很舒服。如今鞋子琳琅满目,这种手艺活也将濒临着失传的风险。 纳鞋底在70后的回忆中包含着温暖的母爱回忆,深夜里母亲为孩子为丈夫纳鞋底的身影,久久挥之不去,千层底含着亲人辛勤劳作的人情味儿。 锉刀、磨剪子 在老街深巷,“嚓、嚓、嚓”一路“惊街”,一声吆喝“磨剪子嘞,锵,菜刀。”可忙坏了家庭主妇们,纷纷找出钝刀,锈剪子,循声而去。 剃头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弹棉花 弹棉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我国至迟在元代即有此业,时至今日仍有操此行业者。 弹棉指的是弹棉胎,“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 棉花去籽以后,再用弦弓来弹,絮棉被、棉衣的棉,就加工到这一步,如过去女儿嫁妆的棉絮都是新棉所弹。 弹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 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 弹棉花虽然如今的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但是40岁以上的人都会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那时候的弹棉花工匠们也都走街串巷,生意应接不暇,现在几乎没有人想从事这个职业了。 补锅 “补锅噢,补锅噢”听到这样的吆喝,仿佛回到了从前,谁家的铁锅坏了,拿出来。 补锅匠支起小火炉,拉起风箱,化上铁水,将铁锅的小洞清理,手上托着一块垫布,布上放些木屑,对着锅的小洞,从背面把溶化的铁水倒到小洞上,布棍一顶,片刻锅就补好了。 篾匠 一把简单不过的篾刀,却功夫了得,需要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这些可都是技术活。编个筛子,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个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 铁匠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铁匠师傅的真实写照。一张铁砧,几杆铁锤,几把夹剪,风箱、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 将锻打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大锤、小锤轮番对打,一件件锨、耙、镰、犁、铲、刀、叉、钉等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用具就打造出来了。 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继承者甚少,大家总是赞扬日本德国人的匠人精神,但自己国家的濒临消失的工艺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