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news/a_5964852.html竹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一条条竹篾经过民间匠人的巧手,能编织成各种美观实用的竹制品。但如今,竹编匠人越来越少。在杭州临安清凉峰镇,有一位竹匠陈利军坚守这门老手艺四十余年,他的竹制品也在浙西百姓中深受欢迎。在老陈竹坊,墙角堆放着一根根竹子,竹匠陈利军正用锋利的刀,把粗大的毛竹削成一条条竹篾,薄薄的竹篾在他的手里旋转、交错,不多时,手中的福字图案便初具雏形。陈利军说,竹制品要编得好看,每一根竹篾的宽窄、薄厚都要达到一定要求,像3厘米宽的竹子就要破成20根大小的竹篾。“染红颜色的面要更薄一些,如果竹蔑太粗了,这个福字就看起来不像。”走进他的竹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竹编制品,有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凉席、竹篮、簸箕等,也有竹蜻蜓这种观赏型的工艺品。“一年下来,大概要做上多个。”陈利军介绍,每一件竹制品都要经过时间和巧手精心打磨,有的成品一天就能完成,有些却要花上一周时间,但依靠的都是40多年积累下来的硬功夫。陈利军15岁开始跟着师傅学习竹编手艺,一开始只是感兴趣,到后来便深深爱上了这门手艺。天气冷的时候,浙西老百姓就喜欢用火熜取暖或者用竹蒸笼烘制美食,陈利军这几天也开始忙活起来,抓紧编织。一个个竹制品美观又实用,周围的村民经常赞不绝口。“我就喜欢拿这些蒸笼烘豆腐干,食物吃起来会有竹子的清香,也不会焦掉。”村民王玉华说。文字:宣晓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6813.html |